备注 |
家访手记 |
5月11日(母亲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到位于蒙山县文圩镇*村的燕邦同学的家里进行家访。
到达燕邦家,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小小的院子,虽然是由泥砖瓦房构成的小小四合院,但是只有一面是可以住人的,而且面积在农村来说不算大(大约100平方米);每逢下大雨的时候,住人的房间的屋顶常会漏水,而且其中有一间是危房。在不能称为客厅的房间里,看不到我们大多数人看来必备的电器,你能看到的只有一个电饭煲和一个从别人家里淘汰过来还时不时要罢工的洗衣机。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家庭,因为任何一个进入房间的人都无法忽视那满满一墙的奖状。知识就是力量,学习就是希望,这样一个在体育方面、学习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是充满希望的力量。
燕邦的家里有四口人,父亲、母亲和妹妹。父亲今年58岁,因独自承担家庭的负担,而过早地年老体弱;妈妈天生二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顾;妹妹是马上要升入高中的初三学生。看到燕邦父亲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位父亲非常地伟大。如果只是在街上与他偶尔擦肩而过,你可能无法想象这样的一个在任何人眼里要称之为老人的非常平凡无奇的男人,是两个女儿的父亲、是一个没有生活能力女人的丈夫、是一个四口之家的顶梁柱。在农村,像这样坚持着即使再苦也要供女儿们上学接受教育的父亲是何其的伟大。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谈起女儿们的学习情况,燕邦父亲脸上欣慰的笑让我为之动容。从与他的聊天中,我们得知这样的情况:家里的所有支出都要依靠一个月320元的低保收入。家里只有半亩的旱地、3亩半的水田,水田因父亲一个人实在无法打理而租给他人,租金只是刚刚够一家人一年买米的钱。燕邦一个月最少的300元生活费、每一学期的学费、母亲和父亲时不时的医疗费以及妹妹马上升入高中的各种支出压力是这个家庭无论如何都无法独自承担的。
有人说:赠人玫瑰,留有余香。我要说的是:这一刻,您伸出不仅仅是一双友爱之手,不仅仅留有余香,而是一泉活水,让这个贫困的家庭充满了无限的希望。虽然我们这一次家访的姐姐燕邦,我们也特别的希望,如果有其他的好心人在自己能力的范围之内,请伸出你们友爱的双手帮助这对姐妹一起走完她们的求学路程,帮助这个四口之家一起度过她们家庭最苦难的时刻。非常感谢!
|
学生自述 |
我家一共四口人,爸爸今年58岁了,因年轻时过度劳动而过早地老年化,劳动能力严重下降,体弱多病;妈妈天生残疾(二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且时常需要打针治疗,医药费支出较大;妹妹今年初三,在文圩中学就读,每个星期需生活费50元;本人现在在蒙中读高二,每个月需要300元生活费,加上我和妹妹每年的学费,支出极大,对于一个无固定收入,只靠低保收入的家庭来说,是完全负担不起的。
我家住的是泥砖瓦房,下大雨时屋顶常常会漏水,家里还有一间危房。由于家庭十分困难,特此申请资助。
|
班主任评语 |
情况属实,该生家庭十分困难,希望能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