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MS11037荣群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95.3.18 |
民
族 |
汉 |
班
级 |
初一1005班 |
邮
编 |
546700 |
学
校 |
广西蒙山县陈塘镇陈塘中学 |
家 庭 情 况 |
家
庭
成
员
情
况 |
关系 |
姓名 |
年龄 |
职业/所在学校 |
健康状况 |
外出打工情况
|
奶奶 |
汉英 |
|
务农 |
常犯老人病—腰腿疼痛 |
|
弟弟 |
荣深 |
|
辍学(小学六年级) |
|
无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庭住址和邮编 |
蒙山县 汉豪 乡**村 |
家庭经济收入及主要来源 |
靠叔叔婶婶在广东打工寄钱回来给奶奶过生活的钱做生活费(叔叔家也有孩子由奶奶带着),过年到现在只寄过2000元回来。
姐弟两都有低保,60元/月
|
住房情况 |
住在叔叔家,自己家有泥房2间,有明显的裂缝,已不能住人,用来装稻草杂物之类的。 |
财产概况(耕地、牲畜、电器等) |
有水田1亩,往年种水稻,今年种花生,养有猪仔1只(刚养不久) |
学
习 情 况 与 受 资 助 情 况 |
学杂费用及相关说明 |
建议资助标准:300元/学期 |
曾获何种奖励 |
|
成绩排名 |
|
是否有辍学经历及简要说明 |
否 |
是否需要帮助生活费 |
否 |
是否住校 |
否 |
备注 |
家访手记 |
荣群,是蒙山县汉豪乡**村**组的一名刚读初一的学生,刚见到她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腼腆,不怎么敢和我们说话,基本上都是我们问一句,她就答一句。
她是我们今天连续家访的4个学生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看了她的学生自述,觉得她是这几个学生里面最让我想去家访的一个,原因是,她是个孤儿,除了弟弟外,只有一个65岁的奶奶可以相依为命,而奶奶患有老年人骨头痛的风湿病,尽管如此,奶奶却是家中唯一的支柱。当时,我真的是无法理解,一个本应该安享晚年的65岁的老奶奶,到底是如何撑起这个家的?这让我第一次有了一种迫不及待想着要去给一个学生做家访的冲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去她家的路途,是我怎么也忘不了的一段路途。我是和我朋友一起去家访的,还好当时他有车,我们是一路走一路问过去的,一路上道路都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又是刚下完雨没多久,很是不好走,而且,那条公路是一侧傍山,另一侧放眼看下去有种“万丈深渊”的感觉,真的,我不知道我朋友开车时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我坐车的都觉得有点毛骨悚然。
我们是在她叔叔(在广东打工)家为她做家访的,当时奶奶还带着她叔叔家的孩子,荣群没有和我们多说话,相对的,她奶奶就比较多话点,跟我们讲她以及她家的情况。在家访中,我终于把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奶奶,就你一个人照顾这两个孩子,这些年你是如何走过来的?”奶奶说:“其实,她叔叔有寄过钱回来给我养老、看病、照顾孩子用的,但像往年一样,半年都过去了,就只寄过2000元回来”。2000元,要照顾家庭幼小,叔叔家也有孩子要奶奶照顾的、要给自己看病买药,还要兼顾着送孩子去读书。对此,我是真的无法想象,但我却没敢再问,我怕我一但问出来,得到的结果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然后我们匆匆转换话题,说想要看看荣群的家,一个曾经带给过她温暖的家,老奶奶指了指旁边那间的房子,跟我们说:“那就是了,但早就不能住人了,就放了些柴草进去了,要不要我打开给你们看看?”“不用了,我们都已经看到了,谢谢奶奶!”叫她不用开门给我们进去看的原因是,我觉得没必要,因为一个只存放柴草的地方,就算我们进去看了,也看不出什么来的,对于房子的破旧,我们站在外面也可以看得到了,那又何必要麻烦老奶奶呢?
然后就帮她照了张相片,结束家访,但那颗因为做家访而被触动过的心灵,在这一刻却怎么也结束不了,再也回不到初来家访时的平静。
注:荣群的父亲是被蛇咬伤中毒去世的,母亲改嫁。
调查员签字:何艺玲
2011年 5 月 21 日
|
学生自述 |
|
班主任评语 |
该生多方面表现较好,学习刻苦认真,劳动积极,乐于助人,受到任教老师和学生的好评。
班主任签字:覃永厚
2011年 5 月 11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