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家访手记 |
**村,当我从凯静口里听知她的家在那时,我明白了今天的家访将是又一次的历练。村里的那个湖(当地人都说是个电站)、村里的那些山,那些树都还在我的脑海里晃动,都还保留着初始对那个小村庄的印象。
三个人在一辆摩托上颠簸着,终于到了凯静的家门口。下车互相看看,都笑了。我们的鞋子、衣服、头发满是灰尘,才知道一路的灰尘早已把我们变成了灰人。
走进凯静的家门,凯静的妈妈早已在家里等候我们,赶急的出门来迎我们,倒过茶水之后,我们正式进入家访进程。
凯静,一个人人看见都觉得很懂事、小巧、聪明的漂亮女孩。她很会说话而且出语成熟,句句都可以让你诚服认同。我个人认为她一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凯静今年才是仅仅15岁的女孩,小女生。也许因为潦倒的家庭才会有让她长这么“大”。凯静一家六口人,全家住在91年跟伯伯家合建的土坯房子里,总共才三间房。父亲在我们家访前几天返回广东打工去了(父亲是因弟弟前些天患重病住院回来的),每月会寄1000块钱回家,母亲在家打理家务照顾孩子,以及种水稻等繁重的农活,护理好山上的几百棵松树等到来年割松脂。因为前几年前村里要建电站把他们的田都淹没了,政府给予了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补偿。只留下了5分的水田,一年的谷子还不够全家的糊口,只能每年再花上150元钱去租用别人家一亩水田种水稻,旱地一亩多,用于种点木薯和黄豆还养了两头猪、7只鸡为家里添加点经济收入。弟弟凯宁,是一个害羞的小男孩,呵呵,我们跟他们打招呼都还往妈妈后面躲的呢,现在就读于村里的小学2年级,妹妹也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弟妹因为是义务教育学费全免了但还得每学期交保险等各项费用每人100多块钱,加上凯静今年刚刚考上县重点高中—蒙山中学已不再享有义务教育的政策了,所以每学期三人的学校费用加起来得2000多,还有每月的伙食费300多块钱,仅仅她一个人的开销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已经是负担累累了,但凯静学习很用功在学校获得过“三好学生”、“学习之星”、“思想品德优秀生”等光荣奖项称号,父母看见孩子们能读书也是不顾向外借下了2万多的债务让子女们上学。奶奶已经86岁的高龄了虽然是跟伯伯家轮流赡养,年老少不了的多病给家里更加的添负担,但凯静全家依然是对老人那么的尊尊孝义。
一个小小高一女孩,在家里困境的情况下是要付出多少多于别人的努力。高中是关键的时段,为了凯静能更好的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安心,希望有人能给予她一些帮助呢,帮助她完成她的学业,为她家中的父母减轻点负担呢。
如果我的直觉没错的话,她应该是可以走出象牙塔后创造成功的人。
再此也替所有受助的孩子们对所有捐助的社会爱心人士说:不管你们帮助了我们多少,我们都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谢谢你们。。。
调查员签字:沈建华
2010年11月13日
|
学生自述 |
我的家座楼在一个贫穷落后交通及其不便的小山村里,家里共6人,但劳动力不多,只有依靠父亲在外打工的工资维持学习生活,但在一个月只能挣1000多块钱(除去了父亲的生活费用)。由于我奶奶年过80,没什么劳动力而且身体不佳,前年和去年奶奶的药费最厉害,现在仅奶奶的医药费欠下了将近3000元外债,母亲要照顾奶奶,外出打工受到限制,奶奶现在的身体不是很好,腿脚不太灵活,走路离不开拐杖,隔些天奶奶就要上村医所,这些年都向别人家借了很多钱,据家人告诉,东欠西欠的累计已经欠下了2万多了,为了这些债务,也为了我弟弟妹妹继续完成学业,母亲只好辛苦自己,割百多棵松油,而每次却只能卖几百块钱左右,家里的屋子破旧不甚,老旧的泥砖屋,裂痕随处可见,家里的田地因建电站被淹没了许多,现在的田地十分少,满足不了全家的需要,只好租别人的田种植水稻。 |
班主任评语 |
该生在校能很好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生活上朴素、节约;学习上刻苦,勤奋认真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班主任签字:陈明凤
2010年10月 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