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家访手记 |
跋山涉水磨破鞋底,来到了庆裕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来到我支教镇的最远山区里,这里交通十分不便。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加上从早上到现在我和队友将近走了五个小时的山路,饥肠辘辘,但为了能尽量多为山区贫困的孩子找到一份继续学习的资助,我们仍继续坚持下去。不抛弃也不放弃,一个都不能少的态度对待家访的每一个孩子。因为“奉献信念希望”就是我们志愿者的奋进的口号。
庆裕家的情况如她自述中差不多。一到她家时因为养父在外打零工、帮别人搬运木头,所以没能见到养父,可有幸见到她叔叔60多岁,(叔叔是跟养父和庆裕一起吃饭生活的,从叔叔口中我们了解到了,家中包括叔叔一起三个人,一共一亩水田,每年能收获800多斤谷子,刚好够一家三口吃。)做饭的厨房仍旧是泥土瓦房。仍依稀可见一些裂缝。庆裕是养女,父亲年迈,劳动能力有限,庆裕今年上高中后,再也不像初中小学那样得到国家的补助了。刚上高一学校的费用加起来1840元,当然这些不包括每个月200多块的生活费。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让孩子继续读书就是一个希望,也许孩子日后能改变现在的现状。从小学到现在我们看到了庆裕厚厚的奖状,确实不少。其中“三好学生”居多。
在我们家访结束时已近了3点,因为庆裕今晚还得回学校补课,所以顺便跟我们一起回县城,一路上我们与庆裕聊了很多。家境清贫孤单的覃裕很懂事,非常孝顺父亲,她说等毕业后一定让父亲安心在家养老。不让他整天在外奔波劳累。因为父亲已经一个人艰辛生活了多年。再也不能让父亲继续辛苦下去了。她说着都哽咽了。因为她不知自己这个家庭经济能否继续支撑到她读大学毕业;艰苦的环境让她早成熟,早懂事。能够和大家和睦相处。在与她聊天之中,我们感受到她对学习有强烈的愿望,也了解她学习十分勤奋刻苦。一个开朗又懂事的孩子,真希望有心人能搭上这座爱的心桥。
调查员:谢志明
2010年11月23日
|
学生自述 |
我是父亲领养的,我养父原本经济还蛮充足的,但自从领养我以后,就越来越困难了,我从小体弱多病,那时候养父四处求医,可我的病就是不见好转,那段时间养父并没有放弃医治我的病,辗转多处向亲朋好友借钱,直至家财耗尽欠债累累,我的病始终没有好,后来,我渐渐长大了,似乎病也慢慢的好了,只是欠下了一笔不菲的债务。后来又面临着要上学困境,养父又不得不找邻里借钱供我上学,由于属低保户经济困难,我免去了书费,养父轻松不少。可当我们家快要还清原来的债务时候,意外却发生了,记得在我上小学六年级时候那是一连下了好些天的大雨,大雨把山上的淤泥都冲到了墙角,由于本来我家的各个角落都是靠木来支撑的,淤泥一直堆在屋后,雨又一直在下,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连路人看了都觉心寒,后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一层平顶楼,虽然政府有所支撑,但还是要向别人借一两万,也没有任何的装修,屋子建成了,我又要去读初中,可是家里根本就没钱了,又不得不去再向别人借钱,由于邻家姐姐们总是把她们的衣服给我,所以从读初中以来都没买过什么衣服;还好在初中时每个学期都获得375元的资助,有两个学期还是500元的,所以在初中的时候,用的钱并不是很多,家里面的债务也始终没有还清。而如今养父也已经六十多岁了,劳动力大大不如以前,高中的学费和伙食费又多,面对着既要送我去读书又要还债的压力,就靠养父一人。如果没有国家补助的那些钱,我可能连初中都读不完,更别说有幸读高中了,所以恳切希望社会好心人士能够给我点资助帮帮我,也帮帮我的养父减轻一些负担。 |
班主任评语 |
该生思想上进,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学校纪律,其家境贫寒,但学习却十分勤奋,学习成绩优秀,她在高一年级第一月考总成绩排在高10-11班第五名,全年级第58名,如果其能顺利地完成其学业,考上大学大有希望。
班主任签字:李德初
2010年10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