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家访手记 |
现就读于文圩中学的德新同学是我在文圩家访的第二位同学,在经过家访的第一位同学,本以为第一位同学家的家境很差,没想到,在我走过一段曲折的田埂小路无经意的发现,由一些破旧的生泥砖搭成的院子门。走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不知经过多少风雨洗礼的泥房立在单调冷清的院子内,偶尔发现有几次小鸡在徘徊,仔细观察十几平米的小屋,泥土地面上已布满青苔,几张简陋的桌子和凳子,看起来,家产少得实在可怜。
虽然小屋是简陋了点,但抬头看房子四周围墙壁上贴满奖状,在我认真的数了一遍,大大小小总共有86张,这些经过我们询问得知。这些奖状都是德新同学和他哥哥俩人获得的,而且他还说他们俩兄弟在学校读书是很努力的。在学校是优秀的学生,在家是懂事听话的孩子,无论星期天,还是假期在家都能为爸爸妈妈分忧解难,下地干农活,做家务,在家照顾年幼的妹妹。所谓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确不错,从黄德新的脸上流露出来的给我看到的是一种成熟与懂事。
在我们登门家访的时候,德新父亲也闻讯匆匆忙忙赶回来,此时我才惊讶地发现,已白发苍苍的父亲,年纪已接近60了,再深入了解,其母亲患有精神病的。基本没见有劳动能力,其父亲也已上了年纪都不能外出打工挣钱,只能在家种田和照顾他妈妈和三岁的小妹妹,德新两兄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费用只能依靠父亲种水稻为换来那点弱薄的收入来维持。现在,家里的生活和农药费也欠有5000多元的外债,看着他们饱经风霜的样子,实在倍感怜悯与同情。
在此,我深深呼唤所有社会上的热心人士与能为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为这充满求知欲而又渴望知识的德新同学度过难关,相信他能以知识改变命运,以文化建设家乡!
|
学生自述 |
我家六口人,住在简单的土房里,过着贫困的生活。父亲在家务农,今年已经56岁了,是家里的唯一劳动力,由于长年做重活,头发全发白了;母亲由于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帮不了家里做家务和农活;爷爷奶奶很早就离开了我们;家里两个妹妹,一个5岁一个3岁。我和哥哥妹妹年纪都还小,又不能帮父亲做农活,家里生活特别的困难,哥哥为了我们家还在村里找苦工做挣点生活费。
现在,我家里到处要用到钱,我和我哥哥都上了初中,需要每个学期都交钱和用作生活费,家里只能到处去借别人的钱来供我们读书;父亲身体不好,但为了我们的读书和两个小妹的生活还有为妈妈治病,还是要忍着去干活,我在学校的时候每天都会想着、担心着他们在家里是怎样过的。有一天,父亲帮村上的人盖楼,昏倒在地上,然后我哥只能去顶替他把活做完才能得到那天的工钱,让我更担心的是我的母亲,当她的病发作时,她会离家出走,直到我们找到她,硬拉着才能把她拉回家,这是多么地让人感到心痛,而我两个妹妹都还小,还不懂事。在父母的养育下,我不知怎样去报答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读书来回报他们。在学校里,我听从老师的话,认真学习,不会辜负父母及老师的期盼,同时在这样的不幸家庭里,我没有理由做对不起父母的事情,我要好好地学习,以后我还要照顾我的两个妹妹,还有父母,这些都是值得让我去做的,因为我还想做一个无用之人,我一定不会让父母失望的,我相信有一天我会做到的。
|
班主任评语 |
该生来校以来,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配合班主任完成各项活动,认真听课,刻苦学习,勤学好问,学习成绩位于班上前茅
班主任签字:莫锋兰
2010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