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家访手记 |
趁着国庆放假,我们一行三人和美莲、还有她表姐挤上去往陈塘的车,美莲跟我们说下了车到她们家还要走上一个小时的山路。去往沙林村的山路,很漫长,还颠颠簸簸。美莲告诉我们:她和表姐家隔得近,逢上回家都一起,爸爸说家里平时没什么事就别回去了,在学校可以多点时间看书,还可以省上一笔车费,所以一个月才回家一次。终于到达村里了,我们绕着稻田和旱地间的小路走了十多分钟,才到达她家—-在旱地间耸立的两间传统的泥砖瓦房。
走进她家,普通的泥砖瓦房,算不上宽敞明亮,进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干净净的地面,一种虽然清贫但给人很舒服、很整洁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大厅里没什么摆设,只有一台正在播放国庆大典的电视机比较引人注目,父母看起来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村人,算起来应该着就四十来岁吧,可是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所以看起来显得要老许多。他们的话语很少但很热情。奶奶慢慢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多病的身体也折磨得她丧失了矍铄的面庞。弟弟长得黑瘦黑瘦的,让人看了免不了有点心疼。房间里的家具也只有一个旧式木柜和两张简单的木床,依然是一尘不染的地面。美莲的妈妈见我们来了,连忙叫美莲给我们切西瓜,美莲的爸爸正准备出田干农活,就只是简单了解到:家里只有3亩水田,一年中两季水稻;一亩多旱地,一年种一季木薯,全年的收入就靠种田所得。之后就让美莲招呼我们,他要去干农活了。美莲告诉我们:爸爸是家里的主力军,奶奶年老多病(父亲只有一个弟弟,但是叔叔家庭经济情况也不容乐观,所以赡养奶奶的义务基本上由她家一力承担),妈妈腰部患有骨质增生,都干不了农活,所以农田的活就落在爸爸肩上,因此没能出去外面打工赚钱。妈妈平时除了做家务,偶尔到外面拿一些针线活回来做,一包针线活只值2-3元,一个月才赚的40-50元。现在弟弟上初中了,虽说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每个月还是需要20-30元的伙食费;自己在县城读高中,开学时学杂费就交了1500元,每个星期的伙食最省都还要50元,遇上要交其他费用就不止这个数目了。当我问及学校有没贫困助学项目时,她说提到了一个国家助学项目,班里只有7个名额, “单亲家庭、低保家庭或兄弟姐妹多”这三种情况的学生为优先考虑的自主对象,听到这里时不免为她觉得可惜,因为她就是这三种情况外但又需要帮助的学生,可是善良的美莲说:“比我们家贫困的同学很多,我就没跟老师报名了……”听到这里我们不觉感动了,在她的眼神里看不出任何对贫困家境的抱怨和失去这次机会的遗憾,有的只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希望。
跟班主任了解她的情况时,班主任说美莲学习做事都很积极主动,又勤奋,班里的很多活动都是她在协助开展的,在同学中很受欢迎,是班里的好干部,老师的好帮手。第一次见到美莲时的印象是“甜美”二字,她细细的嗓音中略带一丝羞涩,家访后我们对她又多了一份了解,在此希望善良能干的她能得到爱心人士的资助。梦想能让人向往蓝天,您的帮助能让人拥有飞往蓝天的翅膀!
|
学生自述 |
我们家住着简陋的瓦房。家里有五口人:奶奶、爸爸、妈妈、我和弟弟。奶奶年老多病,妈妈腰部患有骨质增生,不能干农活,因此爸爸不能外出打工攥钱,要留在家里干农活,所以每个月的收入很低,而弟弟在读初中,我在读高中,需要大笔费用,而爸爸挣的钱仅够生活开支和妈妈和奶奶的医疗费。这学期快开学的时候,妈妈对我说:“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需要这么多,我们很难支撑,你还是出去打工吧,这样就可以送你弟弟读书”,说这些话时妈妈的眼中隐约闪有一丝泪光,语气里充满了无奈……我知道妈妈是不得已才这样说的,我非常能理解妈妈的想法,家里的担子实在太重了。但我非常喜欢学习,而且也知道即使现在放弃读书而走上打工这条路,也难以解除穷根,我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我请求妈妈让我继续读书,向爸妈表明了自己的意志和决心。如今我能拥有继续学习的机会,首先要感谢爸妈的支持,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在学习的道路上,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尽力克服,因为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要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未来,我要让爸妈过上好日子!贫苦我不怕,只是看着已不再年轻的爸妈为家庭操劳时总心酸不已,却又因为自己帮不上什么而感到无助。为能完成学业,希望能通过心守家园这个平台得到善心人士的资助。 |
班主任评语 |
该生学习、做事积极主动,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经常住址班级同学协助老师开展各项活动,是班级的好干部,老师的好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