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家访手记 |
我们怀着急切的心情,想早点见到这个一直都坚强乐观的女孩。一个从三岁起就父母都音信全无,和一个刚出生的妹妹一块,乐观成长的孩子。
从县城坐了近50分钟的面包车,再走了20多分钟的山路,我们来到了黄村镇朋汉村——美丽寄住的外婆家。这是一座还是1986年由村里人帮忙建起来的土房。我们到美丽家时,58岁的外婆出去忙了,只有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在家,那是美丽的曾祖母,美丽她外婆的婆婆。85岁的老人描述说,旧房子在1982年就倒塌了,也是在同一年,美丽才30多岁的外公去世了,而当时美丽最小的舅舅才刚出生。说着说着,老人的声音嘶哑了,眼睛湿润了。
然而,这个很破旧的家,却让我们在走进去的第一秒眼前一亮:一进门,墙壁两边贴满了的都是奖状。那是姐妹俩读小学时努力的见证啊。左边墙上是美丽的奖状: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征文比赛三等奖、艺术优秀奖、文艺汇演独唱第一名等等,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右边墙上贴的则是妹妹的奖状,同样是贴的满满的。美丽自豪的跟我们说,妹妹读五年级,已经是学校少先队大队长了,每次都考班上的第一名。自己刚进入初中,可能还不大适应,所以这次的考试成绩不是很令自己满意。
我们开始坐下,聊了起来。美丽告诉我们,她的父亲是藤县人,是个嗜赌如命的人。在 她还是三岁,妹妹还刚出生时,父母亲吵架闹翻了,双双离家出走,丢下两姐妹在外婆家,就再没回来过。说到这的时候,这个坚强的女孩眼中有种晶莹的东西在闪动。一瞬间,我读懂了这个孩子心中的苦。当问到妈妈有几兄妹时,美丽告诉我们,外婆生有四个孩子,除妈妈外还有两个姨妈,一个舅舅。两姨妈都远嫁,各自以有自己的家,很少回来。他们家里过的也不怎么样,回来还是会给外婆一两百块。舅舅1982年出生,2007年结婚了,生有一个儿子,现在舅妈还没工作,舅舅在外打工,舅妈带小孩。舅舅一个人养着一家三个人,还要给外婆家寄一些钱补贴家用。她指着房中那台很旧了的电视说,那就是舅舅前几年打工攒钱买的。
在家中,外婆一个人靠着种桑养蚕的微薄收入来供美丽两姐妹读书,还得赡养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因为请不起人手,而外婆年岁又大了,且小镇上蚕的价格又不稳定,有时三四块钱一斤,有时十几块钱一斤,一年的收入很少。加上外婆本人身体又不好,经常腰疼,患有骨质增生,而曾祖母更是手脚时常麻木,眼睛也已经看不大清,经常要吃药。一家人的日子过的抓襟见肘。家中的电器除了我们看见的那台很旧的电视外就剩一个电饭锅了。
我们快要走时,孩子们玩起了跳绳,看着这对天真的小姐妹的生活态度,我心中有一丝安慰。只可惜生活的艰辛,社会的一些压力过早的落在了这对小姐妹稚嫩的肩上。从小没有体会过父母关爱的孩子们,难免心中会有种欠缺感,希望社会的有心人能给予这对小姐妹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好让她们脸上的笑容能更真切更灿烂。
调查员签字:陈夏
2009年11 月29日
|
学生自述 |
我叫美丽,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的家庭很贫困,父母下落不明,音信皆无。只有外婆和舅舅肯收留我和我的妹妹。
外婆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还要送我和我的妹妹读书,还要养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身体又不好,常常还要去看病。
现在家中只有我、妹妹、外婆和老奶奶。这个家大多数是由我外婆一人支撑起来的。舅舅长年在外打工,一年才回来一两次。舅舅现在有了自己的家,生了一个儿子,舅舅和舅妈的生活也不是很好。我的伙食费大多数是由外婆给的。
外婆平时靠养蚕过生活,但还是不够用。因为,我上初一一周大约就要三十几块,有时还要买资料,又要花去几十块钱。有时舅舅也寄两三百回来给我当伙食费。外婆种了玉米,花生和稻子以供自己家里吃。外婆这样累死累活的,都是为了能让我和妹妹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我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但主科考的还不错。考的不好的可能是还不大适应吧!但我坚信,只要我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的。笑要笑到最后,我一定会拿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
班主任评语 |
该生学习刻苦,尊敬师长,独立能力强,生活节俭,是一位有理想的学生,值得资助。
班主任签字:陈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