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家访手记 |
“天气是不可以改变的,但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是一位我家访的学生——茜茜,在她的自述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面对贫困,或许你会愁眉不展,承受不起这个不堪经济的重负,但茜茜却是个微笑面对贫困的学生。当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瑶族女孩有一种山里人的纯朴,微笑并很热情地称呼我。经过40多分钟的乘车,我们来到了夏宜瑶族乡,交通非常偏远和恶劣,出入非常困难,只是一条泥泞的石子小路,因此,我们只能步行了。
在炽热的太阳下步行了大约一个半小时,经茜茜的指引,依稀地看到了在半山腰竹林深处的一座二层的土坯房。在山脚下,我们看到一个佝偻着背正在摘玉米的大爷,经茜茜介绍这位正是她的养父。看着茜茜养父那苍老的脸,日益佝偻的背,霜白的鬓发,蹒跚笨拙的脚步,我在想:这样一个已70来岁的老人,又怎么能够承受得起茜茜的学费和生活费呢!生命的有些东西是一去就不会再回来的!茜茜的养父是个老实的庄稼人,小时候没读过什么书,不会讲普通话,所以我们跟他交流起来非常困难,我们也只能勉强听得出来他讲“谢谢”两个字。经过一番了解,我们才知道茜茜家是和叔叔家合住在一起的,茜茜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基本上都是跟嫂嫂住在一起的,养父住在楼上的一间房,以及还有一个破旧的小的可怜的厨房。茜茜家里分得约一亩半的田,由于地势高,土壤,气候,阳光等因素制约,所得粮食收成好时刚刚够一家人吃饭。家里还种点玉米和木薯,通常只够自己吃的。电器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两盏电灯,因为他们是跟叔叔家合在一起吃饭的,所以用的电器全是叔叔家的。此外有六、七只鸡,家里再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或者财产了,全家一年收入不到一千元。茜茜刚刚上高中近两个月,一个月生活费150元左右,只能吃点米饭和青菜,这个月回家时家里仅能给她50元来学校,其他的需要等养父或她从亲戚那借来。茜茜的一千多元学杂费也都是家里从亲戚那借来的,好心的亲戚也体恤这一对父女俩,他们借的钱可以等茜茜工作后再还。
茜茜同学诚实淳朴,知道家里艰辛,在家时主动承担劳务,在学校省吃俭用,刻苦学习,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敬重。在谈到对生活和学习的感受时,她说家里非常困难,父亲太辛苦了,自己会努力学习,希望以后有能力改变家里的境况。同时也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用一份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这种爱心沿续、传承下去。生活是无奈的,但是小茜却有一颗纯洁的心灵,用最灿烂的微笑去面对贫困!她就像是一只小小鸟,愿爱心人士能够给她一对隐形的翅膀,让她飞得更高、更远。
|
学生自述 |
我来自高一(七)班的学生,我出身于乡镇农村家庭的贫困孩子,家里只有我和父亲相依为命。我是父亲从我婴孩时抱养的一名养女,如今他已70来岁。随着年龄的增大,父亲的身体健康一年不如一年。一副瘦骨嶙峋的身躯,头发如雪染过一般,那双勤劳而粗糙的双手任劳任怨地劳作。父亲的双手在破裂中愈合伤口,而又在伤口愈合中破裂,一年四季这样重复,忍受着痛苦。我不敢认真地看过父亲的双手,或许不仅仅于那些破裂的伤口,还有不少肿痛。
为了扛起生活这个重担子,虽然这个担子很重很重,但父亲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自己默默地坚持走下去。生命的无奈,父亲拖着病痛苦地过日子。他每天晚上都是彻夜难眠,自己不停地咳嗽,时常患发抽搐。日以继夜地操心我的学业,担心我不能上学。父亲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他希望我这盏生命之灯不因生活种种困难而熄灭。
人总要学会感恩,父亲他给予我生命伟大的一笔财富。我对自己誓言要努力学习上大学,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来回报社会。“天气是不可以改变的,但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想用自己的努力,学习知识文化改变命运,我渴望读书,同时也希望在热心人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上学之所愿。
|
班主任评语 |
该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热爱班级,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学习刻苦,积极向上,艰苦朴素,能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不放弃自己的人生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