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家访手记 |
初到晓严的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三间的土房和一间小茅屋。听晓严的妈妈说介绍,这三间土房还是跟叔叔、爷爷家一起住的。晓严的爸爸已经不在了,说到这里,这位坚强而伟大的母亲也不禁留下了泪水。中午时分,晓严还没有采桑叶回来。当村里的小朋友把晓严叫回家时,我们大家眼睛湿润了:晓严是黄村中学七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年仅13岁的小姑娘,却是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刚刚从田里赶回来,累得汗流浃背。
与晓严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家里的唯一收入就是靠仅有的5分地种桑来养蚕。可是连这一点收入都很不稳定。而晓严的姐姐考上蒙山中学,弟弟也在上小学。晓严考上了湄江中学,但迫于家庭的经济情况,只能放弃自己心仪的县重点中学--湄江中学,在离家不远的黄村中学继续读书,以补贴家用。
没有了父亲,母亲只能挑起家庭的重担,长期的体力劳动,使晓严的母亲积劳成疾。我们真心地希望社会的爱心人士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晓严及其姐弟,让他们也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我们将不胜感激!
|
学生自述 |
我家家庭成员很多,收入又十分少。我家的收入只有靠家里的0.5亩田,我家是靠养蚕来生活,所以要养蚕就得租别人的地种上桑树来养蚕,但今年蚕价下减,养蚕得来的钱很少,因此每个月的少,而且每个月的收入都不一定,也十分的少。有时候养蚕只收入80块,有时候没收入,有时候不但没收入反而把钱赔进去,而且爸爸死后欠了500多块的债,又加上姐姐现在在蒙中读书,每个月的生活费和资料费都要很多。今年这一学期的开学费就要大约1800块。因为这些种种的原因使我虽然考上了湄江中学,但没法去湄江中学读书。我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来帮帮我,让我在学校能安心地读书,学习,不用担心随时都会有辍学的可能。如果你们能帮助我,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用优秀的成绩回报关爱过我的人,回报关爱我的社会。 |
班主任评语 |
据了解,该生自述情况属实,在校生活很艰苦,经济条件很拮据,该生非常珍惜能继续上学的机会,因而在学习上非常刻苦认真,并且在班级担任副班长,工作负责,关心集体与同学,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