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家访手记 |
令美的家很旧,厨房没有水泥地板,是一层黑色的泥土,漆黑的瓦片下,一个已被熏黑了的小灯泡,靠着墙角是两个已裂开的泥土灶,灶上放着一个已变了形状的铝锅,灶的旁边是一张少了一只脚的桌子,上面放着炒菜用的调料,说是调料,其实油盐酱醋里只看到油盐两样,桌下是一些从山上砍来的柴。光看这厨房就知道令美家生活的艰辛,也许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就只有那个小灯泡了。
在交谈中我们才知道,令美家居住的房子是镇政府出资帮助砌建的。这房子大概20多平方米,隔一面墙方便居住,父女一人一间。简陋的房间,除了一张用两张板凳搭成的床,没有什么家具,床上是破旧的床上用品,床尾堆满了书,都是令美读书的课本和一些课外书。墙壁上挂着毛泽东的画像,画像旁边是一张令美的“三好学生”奖状。隔壁就是父亲的卧室,也很简陋,连衣柜也没有,衣服都挂在一个竹架子上,那些冬衣还能看到一个个补丁。眼前的这一切让我们不知说什么是好,总觉得有一种寒酸围绕着我们。从与令美父亲的交谈中知道,令美也是他们抱养的,但是老伴前些年就已经去世了,剩下了他们父女俩相依为命,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才可以让令美读书和生活,他非常感谢党和政府。
令美学习成绩很好,刚小学毕业,已失去了母亲,也每天下课回来得自己做饭,洗衣服。父亲每天一个人在地里干活,一家两口就靠那一亩地维持生活。父亲很关心女儿的学习情况,努力供她读书,没让她缀过学。为了凑学费,父女俩勤俭节约,过着贫苦的生活。
|
学生自述 |
我是1994年12月出生,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遗弃。养父无子女,就将我抱养,养母是位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养父没有什么正当的工作,只是帮别人守果林,上山打柴来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活。
我七岁那年,养母病倒,养父没有那么多钱给养母治病只好把家里仅有的粮食卖了,换了药费给养母治病。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养母却病逝了,养父只好向邻居借了四百元钱买棺木,把养母葬了,至今已有七年多的时间了,但还没有能力偿还。养父种粮食赊化肥的钱也有好几年了,都没有还上。现在养父64岁,身体也不太好,经常咳嗽,可养父从来没有用过一分钱去医院看病,全拿来给我买学习资料了。在小学读书的学业费,还有买学习用具的费用和零花钱都没有,我不知道在学校要怎么过,别的孩子和我一样的年龄,他们天真活泼,而我觉得很孤独,很寂寞。
|
班主任评语 |
该生个人自述属实。在小学阶段,令美同学是一个不爱言语,又爱脸红的孩子。学习上比较认真,每次的作业都完成得很不错;她也是个讲卫生的孩子,每次的值日工作都能出色完成,但就是太文静了,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希望她在今后的中学阶段继续努力,我们老师关注着她的进步。在家里,令美同学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孝敬父亲。
该生曾多次得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