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家访手记 |
运玲的家在夏宜瑶族乡芦山村的莫屋组,家里只有她的爸爸和她两个人,母亲在她满月的时候就丢下他们走了,只剩下父女两个相依为命。家里又没有多少田地。前几年用来帮人拉脚做活的马又死掉了,现在父女两个的生活十分拮据。
我和另外两名志愿者先是搭摩托车,然后我们又走了将近半个小时才来到了运玲的家中。走进运玲的家,我发现就在那样一个小小的院子里,竟然住着3户人家,而运玲的家更不用说了,传统的泥屋,见不到一点光亮。屋子里甚至连一件家具都找不到。
由于她家在大山里面,一家人根本没有什么田地,她父亲又年纪大了,不能出外打工,只能在家种田。根本就没有收入可言。村里的年轻人上山去砍竹子的时候,有时就带她父亲一起去,做些不是很重的活,每次能够得到一点点钱,维持日常生活。但是年纪大的人做不了太重的活,又有多少人愿意叫她父亲一起去砍树呢?父女两个人生活的困苦就可想而知了。现在的运铃只是在上五年级,家里还是勉强能够让她继续上学,但是以后呢?
离开她家后,我一直在想,运玲的父亲用那点种田的钱,只够他们平时吃的粮食,运玲的求学之路能走多久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运玲父亲的身体会更加的不如人意,到时候他们又该怎么办呢?
企盼着!期盼周围的人能帮一下这对父女,帮一下还想在求学路上继续走下去的运玲。
|
学生自述 |
我和我爸爸两个人在家。现在家里,经济很困难。因为干旱,好难种得粮食够吃。不过今年得到政府给了一些粮食,我和爸爸的生活还算过得去。现在家里的爸爸整天上山砍树,找一些钱供我读书。但是由于爸爸年纪大了,很少有人叫他去走了。田地耕种完了,在家里种些青菜吃。我和我爸爸所住的房子只有两间,因为我们有三兄弟,上三年级的时候得到几个助学者的帮助,我才能继续读书,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现在可能不能在这么漂亮的教室里读书了,所以我和爸爸非常感谢他们。
|
班主任评语 |
运玲同学能按时来学校上课,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人有礼貌,和同学能融洽相处,学习自觉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