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家访手记 |
敏玲的家位于夏宜瑶族乡芦山村六及组,在深山之中。家里有姐弟、父亲共五口人,但是只有她父亲有0.3亩水田,她姐弟四个人都没有分到田地。母亲很久以前就离家出走了,到现在都毫无音讯。周敏玲是家中最大的孩子,15岁了。由于身体不好,总是读了一段时间就必须去治病,五年级连着读了三年。三个弟弟最大的12岁,现在在芦山小学读三年级,还有一个8岁的弟弟在芦山小学读一年级,最小的弟弟只有5岁,还没有去上学。
家里人多田少,又没有劳动力,生活非常拮据。田里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吃,只能去买米。但是对于一个主要依靠做零工,每年的总收入只有3000元的家庭来说,负担何其的沉重。现在敏玲在夏宜民族学校读五年级,只免除了书费。除了杂费和住宿费,她每周还需要20多元的生活费,这差不多是最低的生活标准了,另外两个弟弟每周共需要4元的生活费。4元钱,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能算什么,但这却是两个小男孩一周的生活费。
走进敏玲的家,房子有点倾斜,给人随时可能会倒塌的感觉。破败的房子里,看不到任何值点钱的东西,甚至连一件家具也没有,房间里只有一张旧床,连个桌子、凳子也没有。
|
学生自述 |
我叫敏玲,家住夏宜瑶族乡芦山村六及组,家里有一位老父亲和年幼的三个弟弟,母亲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就抛下我们离家出走了,现在也毫无音讯。现在只能依靠父亲一个人靠耕田劳作来养育我们,生活十分困难,如果是父亲生病了,更是把我们全家推向痛苦的边缘。我们就这样在贫困和痛苦中相依为命的生活着。
我一直都相信,学习是我摆脱这种困境的唯一出路,所以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刻苦地学习,可惜由于我的身弱多病,常常要请假或休学来治病,但是我不放弃读书,我也希望有好心的人来帮助我,帮助我完成学业,帮助我们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我会更加的努力学习,好好做人。以回报每一位关心、爱护我们的好心人。
|
班主任评语 |
敏玲同学在学校表现很好, 能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学习勤奋、刻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