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家访手记 |
校访手记:(木兰后补)
(这个孩子的资助人是预先就确认的。征得资助人的同意后,在没有家访的情况下,将当时的校访情况提交给了资助人。)
家境贫困的继现因为不想辍学,而给胡锦涛主席写信求助说“主席,您帮帮我,我会好好学习的。”给主席的信从北京转到了当地政府,政府给予了这个贫困的家庭很大的帮助,继现哥哥所在的学校免除了孩子的学杂费,继现的情况交由当时在蒙山的志愿者转来心守家园寻求帮助。
06年11月份,叶祖莲去了继现所在的学校并且和孩子合影。照片上的孩子看起来很聪明也很倔强。在了解孩子的情况之后,我们很想帮助他。因为我们觉得他能给主席写信,说明他是很有想法的。我们不愿意让孩子觉得这个社会是冷漠无助的,更担心的是如果孩子因为贫穷放弃学业踏上社会,将来等他长大之后,会仇视这个社会。因为去学校的时候已经是11月末了,和孩子说好从07年春季开始会帮助他寻找资助人。一直拖到现在才将孩子的资料上网,是因为按照家园的规定,没有经过家访的资料是不能上传到网站的,这也是家园为了对资助人负责而设定的流程。我们都很着急,但是又不能违反规定。
这次是海外的资助人主动联系我们,斟酌了后我们将继现的情况说明给他听,资助人表示理解和接受,并且同意不需要家访就资助继现。我们通过现在分管南宁市教育的负责同志取得了继现现任班主任的电话。也和班主任老师取得了联系,得知孩子是以全校14名的成绩进入了现在这个重点班,是个很有前途的孩子。当谢老师得知孩子有好心人帮助的时候,一再地表示感谢,同时他也很愿意在今后成为资助人和孩子之间的桥梁。
(感谢加拿大朋友陈喆对孩子的帮助。遵照陈喆的嘱托,5/22由木兰代其汇出善款400元资助孩子07年春季的费用。) |
学生自述 |
我很小的时候就没了母爱,母亲是病逝的。在母亲病时,父亲到处借钱来给母亲医病,可是最后,不但没把母亲救活,还欠了银行几万元钱。母亲去世后父亲就一人扛起了家庭的重任,可是父亲一年才赚一两千。又要供我俩读书,种地又要本钱,一年下来一分钱都没有存下。可是银行年年都挨利息,如果等到我和我哥成家立业后再还的话,少说也有十万多,十万多对我们农村的人来说是一个比天还大的数目。所以我就在想天生我才有何用,难道是让我来受苦受累的吗?所以我就写了上次的那封信,(木兰注:指给主席的信)希望国家能帮助我。 |
班主任评语 |
班主任评语:是个成绩很好,并且有前途的学生。
班主任:谢有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