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FS14013湘吉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200702 |
民
族 |
壮族 |
班
级 |
四年级 |
邮
编 |
547611 |
学
校 |
广西河池凤山县江洲乡维新小学 |
家 庭 情 况 |
家
庭
成
员
情
况 |
关系 |
姓名 |
年龄 |
职业/所在学校 |
健康状况 |
外出打工情况
|
父亲 |
*盛章 |
39 |
|
健康 |
常年在外务工 |
母亲 |
*美切 |
37 |
|
经常头痛 |
常年在外务工 |
姐姐 |
*柳香 |
15 |
上学 |
健康 |
|
姐姐 |
*凤银 |
9 |
上学 |
健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庭住址和邮编 |
江洲乡维新村果这屯 |
家庭经济收入及主要来源 |
靠爸妈在外务工,常年寄住在伯父和叔叔家。 |
住房情况 |
自家的是大概60平米的泥瓦房 |
财产概况(耕地、牲畜、电器等) |
因寄住在伯父家,自家少量家具已搬入伯父家。田地少,面积不详 |
学
习 情 况 与 受 资 助 情 况 |
学杂费用及相关说明 |
400元/学期 |
曾获何种奖励 |
“三好学生”“优秀单科奖”“优秀少先队员” |
成绩排名 |
|
是否有辍学经历及简要说明 |
否 |
是否需要帮助生活费 |
否 |
是否住校 |
否 |
备注 |
家访手记 |
5月10日,我们一行13人包车来到江洲乡,分成7个小组进行家访,一路上虽然大家有说有笑,但都没有忘记今天的工作任务,各小组都在讨论走访的相关事宜,商量各自分工。
我们这组走访的对象是江洲乡的维新小学,组员是我和队友李自强,对于平时走访不多的我来说,今天是第一次到江洲乡。为确保本次走访的顺利进行,出发前跟校长取得联系并从其间接地了解一些将要走访的学生信息。当我们到乡府时,热情的陆校长亲自驱车到乡府门口接我们。这让我们顿感温暖,也意识到校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信任。我们来到维新小学,映入眼帘的是还在施工的教学楼,在和校长交流中也大概对这所学校有所了解,师生不是很多,难怪学校建筑方面的硬件设施不是很大。其中也从校长和张老师那了解到我们将走访的这些贫困、特困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要么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被寄养在亲戚家的。
我们按照名单由近及远在陆校长的带领下挨个地穿梭于村与屯,陆校长执意要用车载我们,盛情难却,我们这组变成了一行四人的走访队,有了交通工具,走访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我们今天走访的第一个贫困学生是维新村果这屯的*湘吉,在陆校长的带领下来到湘吉家见到的是一堆孩子在玩,然而湘吉却是这堆孩子中很瘦小身体很单薄的珍上,看上去有点营养不良,很让人生怜。交谈了解后才知道这个家并不是他家,是他伯父家,在家的这个我们以为是他妈妈的中年妇女实则是他所寄住的亲属--伯母,“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他之上还有两个姐姐都在上学,其家庭负担实在太重加之土地很少,其母亲还伴有头痛症状,要想维持生计,只能出去打工。”他的伯母告诉我们。因为父母常年在外,他们姐弟平时就只能寄住在伯父与叔叔家,连家里少许的家具都搬到伯母家了,当我们问起他家在哪时,他的奶奶一边说着,一边带着我们来到湘吉家的房子前,定睛一看,心不禁咯噔一下:这就是他家?这房屋保持着至少20年前普遍房屋的原态,其面积不大,四周墙壁由黄泥堆砌而成的这么一个泥瓦房。当罗湘吉奶奶把门打开时,里面除了四根柱子其余什么都没有,是见到过的真正家徒四壁,也可以推断这房屋是基本不能住了。“他爸妈出去打工也是想修建新的楼房,只可惜现在三个小孩都在上学,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建成咯”他伯母说道。
陆校长说:对于湘吉这样的家庭确实很困难,然而他在学校学习成绩却是很好的,只是性格有点内向,不过还小。
对于他这样情况的学生,我们很希望能帮他找到一个长期的资助人,帮他完成他以后得学业。 |
学生自述 |
|
班主任评语 |
湘吉同学学习认真,成绩排班上前三。属班上优秀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勤劳奋进;从小有着远大志向和理想。 |
采访照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