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TE11012以深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2000.7 |
民
族 |
汉 |
班
级 |
五年级 |
邮
编 |
547306 |
学
校 |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向阳镇中心小学 |
家 庭 情 况 |
家
庭
成
员
情
况 |
关系 |
姓名 |
年龄 |
职业/所在学校 |
健康状况 |
外出打工情况
|
外公 |
*少恩 |
58 |
在家务农 |
还算良好,但一直耳背 |
|
外婆 |
*金梅 |
56 |
在家务农 |
患有腰间盘突出,只能做些家务活 |
|
爸爸 |
*应平 |
35 |
|
良好 |
外出务工 |
妈妈 |
*远会 |
31 |
|
年少时患过脑膜炎,有一些后遗症 |
外出务工 |
弟弟 |
不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庭住址和邮编 |
天峨县向阳镇全平村**屯 |
家庭经济收入及主要来源 |
父母外出打工,无固定数目 |
住房情况 |
瓦房4间(原来父亲与3兄弟合住,有建房计划),孩子一直寄住在舅舅家 |
财产概况(耕地、牲畜、电器等) |
从孩子舅舅处打听到原来家中有些耕地,但不能糊口,于是父母外出务工,几亩地也就荒废了 |
学
习 情 况 与 受 资 助 情 况 |
学杂费用及相关说明 |
300元/学期 |
曾获何种奖励 |
|
成绩排名 |
|
是否有辍学经历及简要说明 |
否 |
是否需要帮助生活费 |
否 |
是否住校 |
是 |
备注 |
家访手记 |
从校长那里知道孩子的信息后,通过联系村组干部了解到了孩子家的具体位置以及孩子的舅舅*慈猛,约定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地方后,我等待着他过来指引去孩子家的路。经过一番周折,来到了住处,见到了孩子。
我看看房子,看看家中摆设,起先的感觉是家庭条件应该还不太困难吧。但后来交谈才知道,这不是孩子的家,孩子的老家在一个叫横县的地方。以深差不多从小就寄住在外婆这边,跟着舅舅们生活在一起。 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了,两三年回家一趟。小林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寄住在亲戚家的留守儿童。外婆说起,前几年家里困难时,把小林送到了横县他爷爷奶奶家中,让他在那边生活读书,可是不到两个月,他便又说要回来,于是又把孩子从爷爷奶奶那边接过来这边生活读书。现在外婆家里还有另一个孩子也是由外婆照顾,打听知道,是外婆另外一个儿子的孩子,他的父母也出去打工了,也是从小把他就留在了外婆身边。
我开始跟小林谈话,接触。他那份性格的偏内向给我感觉明显,前段的谈话,他眼睛一直看着别处,没有过眼神交流,一言一语都是差不多在催问下得到的。倒是旁边的小堂弟无拘谨,把他知道的内容告诉我。我就方式一转,通过这个活泼的小堂弟来了解小林的平常事,嬉闹式的谈话,这倒让小林的拘谨慢慢褪去了,交流的气氛有了。通过与小林交谈得知,他已经两年没有看见爸爸妈妈了,特别的想他们,上次在电话里有听到妈妈的声音,不过他也觉得好久了。自己还有个亲弟弟,在横县爷爷家那边。当问起亲弟弟的一些事情时,令我的感触也有了波澜。小林不知道亲弟弟的名字,不知道他几岁了,不记得他的样子,这么多年来也未曾见过几次。这是怎么样的情况啊,留守,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足以使得至浓的亲情也苍白无力。试问起根源,贫穷使得父母们丢下孩子远走他乡,阻碍着家庭情感的联系,撕裂着家庭关系的纽带。
这时外婆从厨房提了一桶猪潲水准备去屋前的猪圈喂猪,小林也就起身到厨房也提了一小桶出来跟随着外婆出去猪圈。我想这是平常的习惯性事情吧,不需要任何信息表达,自然而然的做这个事情。舅舅也告诉我,平常家里的孩子还煮饭只是还不会做菜。
于此,为孩子的懂事鼓掌。
|
学生自述 |
|
班主任评语 |
以深在学校表现很不错,每学期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但他不太喜欢和别人有太多的交流,有点偏内向,可能与其家庭环境有关。是个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 |
采访照片 |

和堂弟在一起

帮外婆喂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