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 |
PG25021小玲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2013年07月25日 |
| 民
族 |
瑶族 |
班
级 |
五年级 |
邮
编 |
|
| 学
校 |
广西平果市海城乡中心小学 |
| 家 庭 情 况 |
家
庭
成
员
情
况 |
关系 |
姓名 |
年龄 |
职业/所在学校 |
健康状况 |
外出打工情况
|
| 父亲 |
*家法 |
32 |
务工 |
健康 |
|
| 弟弟 |
*龙飞 |
10 |
学生 |
健康 |
|
| 妹妹 |
*晓森 |
8 |
学生 |
健康 |
|
| 叔叔 |
*家明 |
28 |
务工 |
健康 |
|
| 堂妹 |
*芝妮 |
5 |
学龄前儿童 |
健康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庭住址和邮编 |
广西平果市海城乡****** |
| 家庭经济收入及主要来源 |
父亲外出务工每月3500元,全家低保210*6=1260元/月。 |
| 住房情况 |
一层平房(约40平方米)。 |
| 财产概况(耕地、牲畜、电器等) |
鸡,鸭,羊。 |
| 学
习 情 况 与 受 资 助 情 况 |
| 学杂费用及相关说明 |
600元/学期 |
| 曾获何种奖励 |
|
| 成绩排名 |
|
| 是否有辍学经历及简要说明 |
否 |
| 是否需要帮助生活费 |
否 |
| 是否住校 |
否 |
| 备注 |
| 家访手记 |
2025年8月4日,我们走访海城乡中心小学小玲家庭,小玲家庭户籍人口共六人,实际是两家人(小玲一家,叔叔一家)。
小玲全家四人,父亲和小玲姐弟妹(小玲母亲已经组建了新家庭);叔叔一家两人(叔叔和堂妹);小玲父亲和叔叔均在广东务工,父亲月收入约3500元。全家六人(户籍上所有成员)享有享受农村C类低保210*6=1260元/月。
四个孩子日常的生活都有改嫁至隔壁村的奶奶实际照料,日常也是随奶奶寄居于继祖父约40平米的平房中,(奶奶家中)养有鸡、鸭、羊。
在和小玲的交流中,我们能感受到因为家庭结构特殊,成长过程中缺失父母的陪伴,身处寄人篱下的境况中,小玲性格内向,作为四个孩子中的老大,她相对也是最“成熟”懂事的,回家主动帮奶奶做些家务。在学校里,她课堂表现良好,作业方面有时不够细心。
教育支出方面,海城乡小学生需要支出700元餐费/学期(早餐和晚餐,中餐是免费的国家营养餐),约100元/学期的资料费,120元/学年的学生保险费;每学期的杂费约800元(一些作业本,练习册,文印费之类的学习资料费用,以及孩子在校的一些个人生活用品开支),住宿生享有每学期500元的国家补助。小玲家庭读书的孩子有三个,开支基本相同。
海城乡中心小学这次推荐了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较好(指在海城乡中心校而言)的同学,小玲是其中之一,上学期期末成绩:语文65数学75英语50;从考分上看,作为小学生这个数值确实不理想,但因为受限于整体环境,孩子们资源获取有限,即便是这样的分值,也已经是班内的优等生。也希望我们的爱心人士能够客观看待城乡教育差异的落差。
我们也希望有社会组织能关注偏远山村教育,为像小玲这样的学童组织学习帮扶,定期送些文具、书籍等;当地的学校,支教老师,志愿者,如果可能也多加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状态,多给予情感支持,希望他们在艰难处境中,仍能保有对学习与生活的热爱,逐步成长、发光 。 |
| 学生自述 |
我的书包侧面破了个洞,奶奶找了块碎花布,用针线仔细补好,还缝了个小爱心在上面。奶奶前年摔了一跤,腿一直不好,走路要拄拐杖,我每周放学回家,都会先帮奶奶捶捶腿,再去写作业。遇到不认识的字,我就翻课本后面的生字表,把拼音和意思抄在小本子上,有空就拿出来看。 |
| 班主任评语 |
|
| 采访照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