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 |
dx06108夏菁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8.10.7 |
| 民
族 |
汉 |
班
级 |
高一(2)班 |
邮
编 |
743000 |
| 学
校 |
定西市中华路中学 |
| 家 庭 情 况 |
家
庭
成
员
情
况 |
关系 |
姓名 |
年龄 |
职业/所在学校 |
健康状况 |
外出打工情况
|
| 父亲 |
苏裕田 |
|
个体 |
较健康 |
无 |
| 母亲 |
陈彩珍 |
|
个体 |
较健康 |
无 |
| 妹妹 |
苏夏莉 |
|
学生 |
健康 |
|
| 弟弟 |
苏小强 |
|
学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庭住址和邮编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 |
| 家庭经济收入及主要来源 |
个体经营大饼店 每月净收入:450元 |
| 住房情况 |
1间门脸房 月租300元;1间生活用房 月租70元 |
| 财产概况(耕地、牲畜、电器等) |
无耕地 无家用电器 |
| 学
习 情 况 与 受 资 助 情 况 |
| 学杂费用及相关说明 |
576.70元/学期(费用明细会在资助确认中说明) |
| 曾获何种奖励 |
所写作文被《作文精选》收录 |
| 成绩排名 |
18名/60人 |
| 是否有辍学经历及简要说明 |
否 |
| 是否需要帮助生活费 |
否 |
| 是否住校 |
否 |
| 备注 |
| 家访手记 |
苏夏菁本是临洮人,家住临洮乡下,家中有五亩地,生活虽清贫,但衣食还算无忧。然而,随着姐弟三人一天天的长大,问题出现了,乡下的教育水平很差,而父母觉得只有教育,才能让孩子们走出贫困。所以四年前,父母决定全家搬到定西市区里来。
到了市区以后,孩子的教育水平提高了,而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费用也提高了。三个孩子一同进入了定西的铁路学校,因为他们是外地人,所以每个孩子,除了学费,每学期还要交200元的“借读费”,又因为父母不是铁路职工,每个孩子每学期还要交100元的“路外生费”。家庭的负担加重了,而父母的收入却不见增长。
两年前,母亲在工地上找了份工作,每年有一千多元的收入,可是农民工的工资却一直被拖欠着。为了维持生计,父亲不得不负债累累。半年前,为了供养家庭,母亲辞掉了工地上的工作,以300元/月的价格,租下了一间十几平米的门脸房,做起大饼买卖。一个月算下来,除了成本,也就能挣上四、五百元。基本生活解决了,可学费依然没有保障。
生活虽然艰苦,但是让父母欣慰的是,三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还不错。现在,大女儿苏夏菁——定西市重点高中,中华路中学,高一,全班第18名;二女儿苏夏莉——交通路中学,初二,全班第12名;小儿子苏小强,交通路中学,初一,全班第6名。
家访结束时,苏爸爸和我说:只要孩子们有长进,再苦再累,我们也愿意……
|
| 学生自述 |
|
| 班主任评语 |
|
| 采访照片 |

小菁一家

是床,也是写字台 |
|